W女士曾在国内接受试管婴儿治疗,采用的是拮抗方案,进行了3次胚胎移植,其中有一次移植的还是囊胚,已经离拥有宝宝很近了,但最终还是都以失败收场。在伤心失望之余,她来到日本英医院重新开始尝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。
英医院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。为了模拟正常怀孕的着床环境及流程,提高子宫对胚胎的主动接收度和着床率,盐谷院长研发了专利技术SEET法(内膜刺激法)和二阶段移植法,并已申请日本医疗专利(专利号 08-527756)。这种移植方法是先移植培养受精卵的培养液,培养液中含有大量受精卵的精华、受精卵的因子,会提前刺激子宫做好着床准备,2天后再移植囊胚,可以提升24%的着床成功率,该方法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。
在英医院进行首次就诊检查后,盐谷院长查看了各项指标,称她的卵巢储备功能十分出色,于是调整了促排卵方案,确定采用长方案。盐谷院长表示:“每位患者的年龄不同,卵巢功能也有所差异。英医院会依据每个人的年龄、卵巢状态以及治疗历史等因素,制定出最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方案。”
W女士此次进入治疗周期后取到了16颗卵子,其中10颗成功受精,9颗受精卵发生分裂,最后这9颗全部发育成了囊胚,囊胚培养成功率相当可观。
分析W女士之前3次移植失败的原因时,山田医生认为可能是胚胎染色体存在异常,建议通过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(PGT)筛选出正常的囊胚进行移植。W 女士听从了医生的建议,选择了最多8颗囊胚进行PGT检测。
一个月后结果出来了,4颗囊胚完全通过检测,还有2颗是嵌合型胚胎。听到这个结果,W女士和我们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。
在国内的3次移植失败一直是笼罩在W女士心头的阴影,这次虽然囊胚培养的结果很好,但她一直担心没有正常的胚胎,这份PGT检测报告终于消除了她的顾虑。37岁的她,仅经过1次促排卵,就获得了这么多的移植机会,运气真是太好了。
之后,W女士在医疗助理的建议下进行了三个月的身体调理,准备以最佳状态迎接宝宝的到来。她选择了英医院的专利移植方法—子宫内膜刺激胚胎移植法(SEET法)进行胚胎移植。
移植后的第7天,心急的W女士用验孕棒进行了检测,结果显示“怀孕”,她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英医院的助理。移植后的第10天,她在医院正式拿到了诊断报告,血值非常理想!